产品目录
技术文章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详细内容
气动蝶阀气缸原理
点击次数:114 更新时间:2025-02-25
12.jpg
  一、气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
 
  气源驱动
 
  压缩空气(通常0.4~0.6MPa)通过电磁阀(或手动阀)进入气缸。
 
  单作用气缸:仅单侧供气,依靠弹簧复位(通气时压缩弹簧推动活塞,断气时弹簧复位)。
 
  双作用气缸:两侧交替供气,通过气压差实现活塞往复运动(无弹簧,需双向气源控制)。
 
  机械传动
 
  气缸的活塞杆或叶片通过拨叉、连杆或齿轮齿条与蝶阀阀杆连接。
 
  气缸的直线运动(或旋转运动)转化为阀杆的90°旋转,驱动蝶阀阀板开启或关闭。
 
  二、蝶阀本体的动作原理
 
  阀板旋转控制流量
 
  阀板固定在阀杆上,随阀杆旋转。
 
  全开位置(90°):阀板与管道轴线平行,介质流通阻力小。
 
  全关位置(0°):阀板与管道轴线垂直,密封面压紧阀座,阻断介质流动。
 
  密封形式
 
  软密封:阀板边缘嵌橡胶或聚四氟乙烯(PTFE),依靠弹性材料压紧阀座。
 
  金属密封:阀板与阀座为金属对金属,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。
 
  三、气动蝶阀气缸的协同工作流程
 
  开启过程
 
  压缩空气进入气缸(单作用气缸通气压缩弹簧,双作用气缸A侧供气)。
 
  活塞推动阀杆旋转,阀板从0°转至90°,阀门打开。
 
  关闭过程
 
  单作用气缸:断气后弹簧复位,推动活塞反向运动,阀板关闭。
 
  双作用气缸:B侧供气,活塞反向运动,阀板复位至关闭位置。
 
  四、关键部件功能
 
  电磁阀
 
  控制压缩空气的流向,实现阀门的开关动作(需与控制系统信号联动)。
 
  定位器(可选):
 
  接收4~20mA信号,精确调节阀门开度(用于流量控制场景)。
 
  限位开关/传感器
 
  反馈阀门实时位置信号(全开、全关或中间状态)。
 
  弹簧复位机构(单作用气缸):
 
  确保断气或故障时阀门自动复位到安全位置(全开或全关)。
 
  五、核心特点
 
  快速响应:气动驱动动作迅速,适合频繁启闭的工况。
 
  安全防爆:无需电力驱动,适用于易燃易爆环境。
 
  结构简单:维护成本低,但需稳定气源支持。
 
  扭矩可调:通过调节气源压力或限位装置控制输出力。
 
  六、典型应用场景
 
  水处理、化工、食品等行业的气体/液体管道控制。
 
  需要快速切断或调节流量的场合(如消防系统、通风系统)。
 
  高温、腐蚀性介质(需选配耐腐蚀气缸和阀体材质)。
 
  七、常见问题与原理关联
 
  阀门无法关闭
 
  弹簧失效(单作用气缸)、气压不足、密封磨损。
 
  动作卡滞
 
  阀杆与气缸轴不同心、阀板与阀体间异物卡阻。
 
  内漏(关闭不严)
 
  阀座密封损坏、限位螺钉未校准、气源压力不足。
 
  八、示意图简化说明
 
  气源 → 过滤器/减压阀 → 电磁阀 → 气缸
 
  ↓
 
  阀杆旋转 → 阀板动作 → 控制介质流动
 
  通过理解气动蝶阀气缸的原理,可以更高效地进行调试、维护和故障诊断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型号的说明书,关注气源质量、密封件寿命及机械配合精度。

分享到:

加入收藏 | 返回列表 | 返回顶部